随着高职教育的迅猛发展,高职高专院校的英语科目教学改革与思路创新显得越来越紧迫和重要。为了革新传统的英语教学模式,强调理论联系实践,将英语教学变成融视、听、说为一体的学习过程,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基础部于2010年4月24日派出英语教研室主任张晶出席在北京召开的《大学英语新理念综合教程》教学研讨会。
研讨会期间,认真听取了国家英语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秘书长牛健老师的发言,并热烈讨论了以下几方面内容:
要坚持以就业为目标,整合教育资源,促进教学方式。发展职业教育是推动经济发展、促进就业、改善民生、解决三农问题的途径。职业教育要面向人人、面向社会,着力培养学生职业道德、职业技能、就业和创业能力。把提高质量作为重点,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加强双师型教师培养,扩大实训基地,规范教师资格标准和专业技术职务聘请办法以及“双证书”制度。调动行业企业的积极性,增强企业教育吸引力。加快发展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
根据《普通高等专科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对学校、教师提出明确要求:学校要以服务为宗旨(服务学生、社会),以就业为导向(工学结合),走产学结合发展道路(校企结合),培养一线高级应用型人才(高级技能人才);教师要具备双师素质,即英语能力和职业能力相结合。
课程定位在职场英语(Work Place English),为高技能人才培养目标服务,注重听说能力的培养,本着因材施教的原则,体现开放性教学特点。教学要求要依照专业需求度而定。大学公共英语总教学时数不低于180学时,两个阶段的教学内容要衔接自然,行业英语的教学要渗透教学全过程。
积极利用计算机、网络等资源,以适应学生个性化学习和自主学习的需要;结合英语学科特点,积极引入诸如形成性评价及、终结性评价等多元化评价体系;鼓励学生获取相关职业英语资格证书。
课程结构具有双师型特征;基于现实工作岗位需要,教学设计要体现出工作流程;体现丰富的“活”的网络资源;由高水平的课程负责人主讲。
通过本次研讨会的学习,张晶老师带回了全新的教学与学习理念。基础部英语教研室今后将本着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教师向双师素质发展,即英语能力和职业能力相结合。为高技能人才培养目标服务,注重听说能力的培养,因材施教,体现开放性职场英语的教学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