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教资讯

今年全省学校安全稳定工作突出抓好这10项

2019-03-01 信息来源:

2月28日,省教育厅召开全省学校安全稳定工作视频会。省教育厅厅长杨勇在会上强调,2019年学校安全稳定工作要认真落实教育部、省委、省政府对安全稳定工作的一系列指示和工作部署,突出抓好以下10项重点工作。

集中攻坚

全力防范化解教育领域重大风险

要坚持党的绝对领导。坚持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加强高校基层组织建设。2019年为高校党支部建设年,要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在关键时刻拉得出、顶得上、压得住。

要逐级明确责任。高校党委书记和校长都是学校安全稳定的第一责任人,要把防范化解风险工作纳入党政主要议事日程,做到与其他工作同时研究、同时部署、同时推进、同时考核。其他班子成员履行好“一岗双责”,做到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稳定工作,并做到年度安全稳定工作与其他工作同时述职、同时考核。

要建立协调机制。要健全党委领导、政府主导、相关部门参与和学校担负责任主体的高校维稳工作体系,加强同宣传、统战、网信、公安等部门的沟通协调,遇事能够纵向迅速传导、横向快速联动。要落实高校主管部门和属地管理责任,重要情况、重大事项要及时向地方党委汇报,协同解决问题。

深化认识

持续推进教育系统扫黑除恶专项斗争

要提高政治站位。各地各学校要从牢固树立“四个意识”、践行“两个维护”的高度来认识和对待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必须态度坚定、旗帜鲜明。

要加强宣传教育。各地各学校要广泛深入宣传黑恶势力的危害性,提高广大师生的思想觉悟和认识,增强与黑恶势力作斗争的信心和勇气。要教育引导学生积极大胆举报“校园贷”,鼓励学生积极举报校园欺凌和依靠校外势力欺凌学生的行为,防止发生校园欺凌和校园暴力。要鼓励学生举报学校周边违法违规的经营性网吧、电游室、录像厅、歌舞厅等情况,挖掘涉黑涉恶涉乱问题线索。

要扎实排查线索。各地各学校要通过设立举报箱、公布举报电话、电子信箱等方式,畅通师生、家长举报线索和反映问题的渠道,多方收集线索,及时掌握情况,并及时报当地扫黑除恶办和省教育厅。

大力排查整治重大隐患

防控重特大事故

全面推进《河北省教育系统风险隐患防控指导手册》的实施,逐级建立学校风险隐患台帐,逐校建立重大风险隐患平面警示图,风险隐患排查全覆盖、治理无死角。2019年省教育厅将至少开展一次全省学校风险隐患排查治理行动。到2019年底,形成省、市、县、校四位一体的学校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控制工作体系。

按照省委关于“平安河北”建设的总要求,深入推进“河北省学校安全隐患互联网+网格化”管理,全面实施手机“象牙塔”应用,在此基础上,探索实施智能化、可视化、一体化的智慧平安校园建设。

继续开展深化全省学校安全隐患大排查大整治攻坚行动,对全省所有学校每个部位的安全风险隐患和每项安全措施落实情况进行彻底自查,并列出安全风险和隐患清单,建立台账,落实风险管控和隐患整改措施,集中攻坚。

加大安全教育和培训力度

继续深入推进公共安全教育,年内组织一次全省范围的检查督导,促进实现“五有五落实”管理;提高“全省学校安全教育平台”的开通率和使用率,提升网络教育实效;开展经常性、全员性、实战性的应急演练,提高师生应对地震、火灾等突发事件的逃生疏散能力。

重点推进国家安全教育,在省委国安办领导下,成立国家安全教育研究小组,设立国家安全教育研究课题,确定大中小学校国家安全教育实验学校,贯彻落实国家相关政策和工作部署。

组织集中培训,省教育厅将依托高校保卫学会对高校安保工作队伍进行学校安全管理工作培训,组织各市教育行政部门管理人员培训;各市、县要组织对学校党政领导干部、安全管理人员的培训;各学校要集中对教职员工进行培训,促进“党政同责,一岗双责”落地。

再接再厉

有效预防学生溺水事故

在2018年防溺水工作成绩的基础上,继续强化预防工作。

着力培养学生防溺水安全意识。要在雨季汛期和冬季结冰期,持续开展警示教育,以多种形式开展防溺水“六不”宣传,提高学生的避险防灾、自救自护和智慧救援的能力。防溺水教育特别是“致家长的一封信”要落实到每一所学校、每一个班级、每一名学生,特别是农村学生、男学生、留守儿童等重点群体,强化监护人对学生安全的监管责任。

做好重点防控。要加强对水域多、易发学生溺水事故地区学校的防溺水管控力度,除加强校园警示教育外,还要协同有关部门建立和完善定期会商、联合整治、相互函告等防溺水工作督查整治机制,形成工作合力。要继续加强南水北调沿线水渠的防范力度,采取一系列必要措施增强持续管控效果。

综合治理

切实防范整治学生欺凌与校园暴力

推进全省集中排查和治理一批校园欺凌事件,特别是深挖摸排校园欺凌线索,全面防范,高压治理。

进一步完善工作机制。在巩固提高中小学生欺凌防治落实年行动成效的基础上,组织开展“回头看”,从组织领导、机构设立、责任落实、线索摸排、问题处置等方面,全面查缺补漏,着力构建部门责任落实到位、管理制度健全、预防措施有效、处置程序规范的工作局面。

进一步强化工作措施。要建立由校领导、班主任、任课教师、辅导员、生活管理教师、保卫干部、学生班干部、学生家长等共同参与的排查化解和欺凌线索排摸工作队伍,随时排摸欺凌苗头或事件,力争早发现、早处置、早解决。

进一步强化依法处置力度。要充分发挥学校学生欺凌治理委员会的作用,明确早期预警、事中处理及事后干预的具体流程,并根据欺凌情节进行处理,对于恶性欺凌和校园暴力,及时上报公安机关予以处置。

超前预防

有效防范不良网贷侵害

要加强教育引导,增强各高等学校学生防范不良网贷的意识。要密切关注校园传单、熟人推荐、APP推送等校园网贷业务传播途径,禁止在学校宣传、推荐、代理不良网贷业务。

要持续摸排不良网贷。各高校要密切关注学生异常消费行为,定期开展校园不良网贷的摸底排查,做到校不漏班、班不漏人。要进一步优化排查手段,鼓励高校和第三方合作,借助信息化手段和大数据平台,开展不良网贷排查工作。

要依法打击。对于不良网贷侵犯学生合法权益情况,学校要动员学生向当地派出所报案,或将有关信息报送当地扫黑除恶办或省教育厅,积极配合公安机关依法严厉打击。

要完善资助体系。建立健全既有共性需求、又能体现个体差异的资助体系,满足学生拓展学习、创新创业等发展需求。提倡各高校借鉴河北师范大学“无息紧急校园贷”的方式,建立可控的资助机制,解决困难学生资金难题。

部门协作

切实强化交通安全

要围绕落实《国务院校车安全管理条例》,加强校车和接送学生车辆交通安全管理。

要严格实行校车使用许可制度和校车驾驶员资格审批制度,合理设置校车通行线路,确保校车运行线路科学合理、安全可靠。

要提升学生交通安全文明意识。各地各学校要组织开展交通安全“开学第一课”主题宣传活动,教育学生遵守交通规则,增强交通安全意识和交通法制观念,自觉抵制乘坐“黑校车”、超载车。

要积极配合公安部门集中开展安全检查,对辖区所有中小学、幼儿园、校车企业定期进行检查,督促学校、企业落实交通安全主体责任,定期进行全面排查,及时消除校车源头安全隐患。

源头管控

切实加强学校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

加强学校特别是高校实验室及危化品管理,严防发生爆炸等事故。

要严格落实管理制度。各地各高校要进一步完善实验室及危险化学品管理制度,做到危险化学品购置、储存、领取、使用、回收、销毁全过程记录和控制。危险化学品管理落实“双人保管、双人领取、双人使用”管理制度。

要强化防范措施。进一步做好对师生的安全教育与培训,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我防范能力。重点排查实验室危险化学品管理的重点部位,堵塞漏洞,排除隐患。

要按要求处理废弃危化品。学校对于需要处理的易燃易爆等危险品,要严格按照国家相关要求及时处理,要按照相关处理程序,选择具有资质的施工单位施工,消除各种安全隐患,确保安全。

加大投入

切实加强“三防”能力建设

要切实加大对校园安防基础建设的投入,筑牢校园安全“三防”基础。

要加强人防建设。各中小学校要成立专门机构,安排专人负责安全保卫工作。各高校要建立名称统一、职能全面、设置齐全的工作机构,加强安全稳定工作力量。

要加强物防建设。要按照省教育厅的要求,建设名称、职能、装备、巡查、处置五统一的校园警卫室,并配备防刺服、防割手套、钢叉、盾牌、头盔、橡胶棒、反光背心等必要的警卫器械,并做到保安持械巡逻、值班。校门口要安装防撞设施,设置缓冲区。公路沿线学校要积极协调有关部门在门口悬挂交通警示牌、设置减速带、施划斑马线等交通标识。

要加强技防建设。要在校门口等重点部位安装视频监控,确保重点部位监控全覆盖。要安装一键报警系统,提高应急反应能力。各级教育行政管理部门要认真履行学校及周边治安综合治理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的职责,彻底整治学校周边的非法经营摊点、非法网吧、非法文化经营场所、垃圾场及占道经营、“黑校车”等非法车辆接送学生等行为,切实维护校园及周边环境。

杨勇强调,各地各学校要强化责任落实,确保各项工作任务落到实处。要逐级健全责任体系,牢固树立防范意识,进一步强化监管力度,不断下沉工作重点和重心。要以更加清醒的头脑、更加务实的举措,从严从实从细抓好学校安全稳定工作,为平安河北建设和全省大局稳定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省教育厅副厅长王廷山主持视频会。

省教育厅和石家庄市教育局主要领导和相关负责人、省公安厅和石家庄市公安局相关负责人、驻石高校主要负责人和相关负责人在主会场参加会议。其他各市县教育局主要负责人和相关负责人、各市县公安局相关负责人、当地各级各类高校、中小学校主要负责人及相关负责人在各地分会场参加会议。

来源 | 河北省教育厅官微

最新新闻